疲勞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也稱應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是因為長期、反覆、較輕微力量連續集中作用在骨骼某一部位,導致骨頭產生骨裂甚至骨折,經常發生的位置有脛骨、蹠骨;股骨、橈骨為潛在部位。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經常發生在職業運動員身上,因為是細小裂縫在X光檢查中較不容易被發現。

疲勞性骨折的原因與症狀原因:過度使用:長期、重複的高強度運動,如跑步、跳躍。突然增加運動量:未經適應,運動強度或頻率突然增加。不適合運動裝備:鞋子支撐不足,增加足部和下肢壓力。骨質疏鬆:骨骼密度下降,更容易出現骨折。症狀:持續疼痛:特定部位疼痛(如小腿骨痛、蹠骨痛),運動後加重,休息時也不完全緩解。局部腫脹:疼痛部位出現腫脹和壓痛。活動受限:小腿骨折或蹠骨骨折導致行走或跑步困難。感覺異常:可能出現麻木或刺痛感。

肌肉痠痛與疲勞性骨折的區別特徵

肌肉痠痛

疲勞性骨折

出現疼痛時間

運動後24至48小時內

持續性疼痛

特別是運動後加重

疼痛範圍

廣泛分佈

肌肉疼痛

特定部位如蹠骨或脛骨

疼痛和壓痛

持續疼痛時間

幾天內逐漸減輕

持續數週、數月

夜間疼痛加重

活動影響

可能影響活動

但通常不會嚴重限制運動

嚴重活動受限

行走或跑步困難

疲勞性骨折治療與恢復休息與減少活動:停止引發症狀的運動,讓骨骼有時間自我修復。物理治療:接受專業物理治療,幫助恢復過程。適當裝備:穿著支撐良好的鞋子,提供足夠的保護。營養補充:補充鈣和維生素D,促進骨骼健康。漸進恢復訓練:逐步恢復運動,避免過度使用。疲勞性骨折預防方法漸進增加運動量: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頻率。運動前充足暖身:運動前先做暖身避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受傷。適當休息與恢復:在高強度運動後給予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適當的運動裝備:選擇支撐良好的運動鞋。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水量與鈣和維生素D,促進骨骼健康。運動中保持適當的訓練和休息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即使遇到疲勞性骨折,只要正確治療和恢復,仍能重返運動場,繼續追求自己的目標。運動愛好者應該注意聽從身體的信號,若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以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作者 : 高逢駿 醫師

經歷 :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